OA系统入口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教资讯
以“1+X”助力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2021-06-17 09:16:32      来源:中国教育报
\
该专业群学生在上工业机器人应用实训课。(学校供图)

  2019年,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部署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根据“1+X”证书制度要求,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要精准对接产业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学培训能力,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笔者所在的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成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作为学校国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重点建设的专业群,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对接智能制造产业,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打造结构化师资队伍,全面服务高质量学生培养。

  对接产业需求,精准定位智能制造人才培养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以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为契机,围绕智能制造产业前沿动态,实施专业共建、基地共建、研发平台共建,培养复合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一是精准对接,全面服务智能制造生产过程。专业群面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发展”和服务江苏“一中心、一基地”战略需求,立足南京,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产业发展需要,根据智能制造行业生产过程的关键技术,逐层分析岗位群,构建专业群。同时,聚焦装备制造产业,支持江苏制造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二是专业共建,共育复合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专业群联合国内外知名企业,对接教学标准,针对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开发专业核心课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校企共建专业群资源库与教材,共同实施教学和负责专业技能培养,还由企业负责职业素质与岗位能力培养并参与专业技能培养。同时,进一步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将“X”证书融入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中,实质性推进书证融通、育训结合。

  三是基地共建,打造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专业群创新联盟式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联合企业共建工业机器人实训基地、智能制造中心等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组成混编教学团队,共同开发实训项目、企业案例式活页教材;开展企业技术培训,对接“X”证书,建成“X”证书培训中心;在企业建立实践基地,使其成为学生岗位实践、教师企业锻炼、社会培训岗位体验的共享平台。

  四是研发平台共建,服务江苏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确保师资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专业群重点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形成校企融合的研发团队,努力构建一支职业化的管理团队,为专业建设提供人才保证。同时,主动为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服务,进行集中签约,实现“项目对接”,建立起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并引导科技成果在校转化,深度挖掘具有应用前景的项目,列入学校科技计划引导性项目管理,对项目完成后形成的科技成果重点打造,推进成果转化。

  实施能力导向,打造递进式模块化课程体系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职业岗位要求,对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将职业技能等级和行业企业技术的标准及考核融入课程标准及考核,建立工学交替、能力逐层递进、模块化结构、书证融通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课程体系。

  一是工学交替,校企优势互补培养复合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德育与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理论基础,以学校教师为主授课;专业技术课程以理实一体化项目式教学在公共实训基地进行,以校企混编教学

  团队教师为主进行授课与训练;专业实践环节主要为面向岗位的企业素质课程、企业专项课程和岗位实践课程,由企业师傅在企业进行指导。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结构,对接“1+X”证书体系,实现课程模块与“X”证书对接互认,通过学分制实现学历教育与能力证书的融通。同时,模块化课程可根据不同企业对准员工的培养需求进行灵活组合,理论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企业实践环节灵活交替进行。

  二是校企共建资源,推进专业群信息化教学。校企共同组建课程开发团队,根据岗位能力模块,开发模块化活页式教材和实践操作手册,实施专业间课程相互共享。专业群采用课程负责人负责制进行课程开发,校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资源库,结合企业工程项目、生产案例,不断补充和更新课程教学资源,持续完善专业教学资源库,继续开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扩大课程教学资源覆盖面,形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泛在学习。

  推进书证融通,拓展人才培养专业技能

  一是学分互通,学历证书与技能等级证书一体化实施。专业群服务智能制造产业,对接国家“1+X”证书体系,实现课程模块与“X”证书对接互认,通过学分制实现学历教育与能力证书的融通,将“X”证书融入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中,实现育训结合、职技共融、课程对接。

  二是课证对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基于“实践主导、书证融通”的设计思路,通过社会和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校企共同对学生进行专业基本能力、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分层次递进培养,将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实践主导、书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实现专业课程体系与集成应用的证书高度对接,“X”证书所含的素质、知识和技能要求与专业教育教学内容吻合。

  三是互兼互聘,混编团队助力人才培养。在“1+X”证书制度的改革和试点工作中,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素质技能是证书制度落地的关键,具有多种能力的教师团队可以很好地完成“1+X”证书制度试点和推广。专业群依托于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联合北京精雕、ABB等龙头技术型企业和中电熊猫、中船重工等重点生产型企业,选拔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工程师、骨干教师、生产技术能手等组建具有双重身份的混编团队,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

  综上所述,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以来,近两年,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群有5个班的学生共167人,参与了多轴数控加工证书中级、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中级、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中级、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证书中级、激光加工技术应用中级等“X”证书的培训和考试,考试通过率达到86%,经过培训后,学生技术和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受到企业广泛认可,专业群就业率达98.3%,毕业生薪资水平大幅提升,部分学生薪资水平达8000余元。

Copyright © 2017-2020 江苏现代职教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jsxdzj.org V9.5.6 © 2011

苏ICP备17041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