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系统入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活动
《苏轼十讲》读后感
2021-07-29 10:48:00      来源:数字资源部
  古人常用“读书得间”形容从字里行间读出真意、新意乃至象外之意的阅读状态,听来轻松却不易达成。苏轼教人读书,“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一路全本原本、熟读精思、反复涵咏、切己体察的法门,就是今天的“文本细读”。这一部《苏轼十讲》,可谓今人“文本细读”的“得间”之作。

  苏轼作品存世量极大,计诗2700余首、词300余首、文章4800余篇,围绕其人其世其诗其文的资料更多,要想避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进而识得苏轼“真面目”,舍“文本细读”,别无他途。上海三联书店近版《苏轼十讲》一书,由作者朱刚在复旦大学开设“苏轼精读”课程十五年来的讲义集结而成。既是精研细读,其取径就绝非终南捷径,以十五年治一门课程,洵得“文本细读之要”,也足见治学的耐力和功力,其课其书能披沙拣金、纷披胜义的原因也在于此。

  本书大致按照苏轼生平,联系时世,拈出雪泥鸿爪、贤良进卷、乌台诗案、三咏赤壁、庐山访禅、王苏关系、东坡居士的“家”、元祐党争、唱和《千秋岁》、个体诗史十个专题,聚集有关作品,知其人而论其文,赏其诗而见其人。这十个专题,都是有关苏轼生平出处进退、思想演进和文学创作的大关目,十目所视,庶几可得“真面目”乎。同时,是书既是多年讲义集结,想来必曾回应过学生的关切,这种教学相长的互动,在成书出版后,也水到渠成地满足了读者的预期。而且据讲义以成书,其门槛必然不像学术专著那么高,读来可谓“即之也温”,但这并不意味是通俗读本,因着大学讲义的来源,此书实是一部专题进阶版苏轼传记,更适合对传主其人其世其诗其文有一定了解的读者。

  苏轼在作品中常以“鸿”这一意象自喻,这是老生常谈,但把若干“鸿”裒辑在一起进行分析,就见出“文本细读”的功力了。在第一讲“雪泥鸿爪”里,作者展示了四只鸿。对于“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作者说道,“太渺小的个体不由自主地飘荡在太巨大的空间之中,所到之处都是偶然。”对于“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作者说道,“他原来以‘鸿’自喻,是因为必须随朝廷差遣而转徙,不能自主,感到被动不安;但此时被朝廷抛弃了,不再转徙了,却又觉得孤怀寂寞,有不被理解之苦,所以这‘孤鸿’仍是精神上遭流落的象喻。不过,‘拣尽寒枝不肯栖’,情愿停在寂寞的沙洲上,表明这只‘孤鸿’对自己的栖身之地有所选择。有选择就是一种主体意识,与完全被动的随风飘荡之鸿有所不同了。——这不能不说是贬谪的打击唤醒了苏轼对主体性的自觉,大抵贬居的时候对‘自我’的关心总比身任要职时期更多。”对于“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忆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作者说道,“这里写的‘秋鸿’,有了候鸟的另一种属性。在‘雪泥鸿爪’里,那个‘鸿’只是迁徙飘零,不知道会去哪里;而这个‘秋鸿’是会回来的,一年一度到相同的地方。所以,作为候鸟的鸿,春去秋来其实是有规律的,其境遇并非完全偶然。或者说,偶然性并不来自鸿本身,而是来自外力的迫使。人也是如此,自由之身可以与喜爱的环境反复温存,听命于朝廷的仕宦生涯才会四处漂泊。”对于“春来何处不归鸿,非复羸牛踏旧踪”(《次韵法芝举旧诗一首》),作者说道,“这是苏轼留下的最后几首诗之一,其诗意颇堪看作他对人生思考的总结。首句‘归鸿’,是早年‘雪泥鸿爪’之喻的再现,但喻义已大不相同,因为这次不是随风飘零的‘鸿’,而是‘归鸿’,虽经飘零,毕竟总会归来……远翻早年‘雪泥鸿爪’之案,身世的飘忽不定和人境相值的偶然性,被这‘归’字解去了。”

  宋代诗人对人生的思考比唐代前辈们要深刻得多,他们还使用很多比喻来形象展示自己的思考,苏轼在这方面可谓行家里手,除了‘鸿’的意象,还有一个‘蚁’的比喻令人感慨,作于贬居黄州之时的《迁居临皋亭》一诗把人生比喻成磨盘上的蚂蚁,“我生天地间,一蚁寄大磨。区区欲右行,不救风轮左”,自己的理想路径偏偏又与磨盘旋转的方向相逆,作为人生困境的比喻,“磨盘上的蚂蚁”相对于“热锅上的蚂蚁”,无疑更具有哲学气息和诗人气质。

Copyright © 2017-2020 江苏现代职教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jsxdzj.org V9.5.6 © 2011

苏ICP备17041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