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系统入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活动
《乌合之众》读后感
2022-02-24 17:35:07      来源:市场部
  对于这本书我曾无数次打开又无数次关闭,没有一次完整的看完一页,直到有一天刷到了一篇文章决定耐下心翻开了第一页,第二页,第三页……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才读完整本书,读第一遍的时候感觉明白了好像又没明白便开始去读第二遍。

  《乌合之众》 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创作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895年。 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在书中,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本书细致考察群体的一般性心理特征,探讨群体的道德观、情感、想象力、信念等诸多层面,指出个人进入群体之后容易丧失自我意识,在集体意志的压迫下成为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的乌合之众的一员。以非法私利为行为动机的群体通常是犯罪团体,而为信仰而战的暴民团体会表现出崇高的献身精神。影响群体观念和信仰的因素有种族、传统、制度等,此外,极具感染性的语言、理想国的召唤、领袖人物的煽动等也对群体行为产生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群体心理学书籍,里面有很多片段直击内心甚至说有点难以接受,例如第三部分中所提到的“攻占巴士底狱”事件中的巴士底狱监狱长遇害一案:“我们所说的这个人是一位厨师,他来到巴士底狱完全是出于好奇,他只是想看看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是由于那个提议是大家普遍的观点,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出于爱国,而且他还坚信他应该因为这次“为民除害”而获得一枚动章。当时,他拿着一把剑刺向了监狱长的脖子,但是这把剑有些钝化了,所以并没有一下刺穿,因此他又从口袋里拿出一把黑色手柄的刀(由于他是一位厨师,所以对于切肉很有经验)并成功完成了“任务”。

  读完这部分时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这名厨子本来随着人群凑过来看热闹的,只是因为群众提议立即“处死”监狱长,而这位厨子在大家的鼓动下照做了并且也相信了这样的行为就是爱国和革命的表现。那么如果我就是群体中的一员,我会不会也做出同样的行为?或者说我会成为怂恿者还是被怂恿者?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群体影响事件,例如经常发生的道德绑架事者,校园霸凌事件以及网络键盘侠选手等等,道德绑架者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评价一个人是否有罪,校园霸凌者在团体的怂恿下从不认为自己是错的,键盘侠在众多键盘中肆意发表者自己的言论从不在乎是否合理是否会给他人带来伤害,他们从不思考从不反思因为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写到此处这让我想起了双十一期间的我,有一次晚上闲来无事打开了一个直播间,刚打开就听见:“美眉们,买它买它!”随后我看着一条条激烈的评论,随着三二一倒数链接开放我便跟着众人一起疯狂点击抢名额付定金,毫不夸张地说付完钱了我都不知道是买的什么。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一个人进入群体之后容易丧失自我意识,在集体意志的压迫下成为盲目、冲动、狂热、轻信的“乌合之众”的一员。

  群体的影响也不一定只有负面作用,如身先士卒的士兵、英勇献身的将士、集体捐款的群众等,都是正面的行为,像这种个人为了集体牺牲自我,作出与人的天性完全相反的倾向,假如没有成为群体的一员,很少会具备这样的能力。因此对待群体,我们应该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没有绝对的好也不是绝对的坏。

  最后分享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我们自己内心”希望大家在群体中依旧能保持理性的分析与判断。

Copyright © 2017-2020 江苏现代职教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jsxdzj.org V9.5.6 © 2011

苏ICP备17041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