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系统入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活动
读《文化苦旅》有感
2022-03-28 17:38:51      来源:市场部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

  喜欢余秋雨先生的书,先生总是将自己独特的见解溶于文字中,领导读者理解问题,思辨问题。先生的文字逻辑性强,见解独特,含义深刻。每读一次都会让我深感震撼。

  《文化苦旅》一书是余秋雨先生于二十世纪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为如梦起点、中国之旅、世界之旅、人生之旅。全书凭借山水风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华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既有自然背景下的人文气息,也有历史背景下的审美心理,还有人生背景下的沧桑慧悟和哲学背景下的审美情趣。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象描述大漠荒荒,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形神俱佳地表现了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通过文化人格、文化良知的描述和回忆,展示了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以及文化的走向......

  这书里写的,不仅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还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不仅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还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不仅有莫高窟的玄迷与圣洁,还有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不仅有江南的秀美与娇艳,还有庙宇的悠远与深沉。这些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

  随心所欲地慢慢翻阅,与耳边的喧嚣隔绝,留下一片心灵净土,酌饮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记忆。只要顺从他的牵引,脑中便是紊然不乱的条理;只需跟随他的脚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绝伦的风景——枝干虬曲苍劲的腊梅、缥缈冷艳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庐山瀑布......余秋雨摒弃陈词滥调,细腻又不失大气的笔触下描绘着一幅苍健浑厚的山水画,书写着一手抑扬顿挫的诗歌,哼唱着一支清扬婉转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契人心的历史感怀,用悠长的歌谣谱写出内心的悸动。这如同一块天然的璞玉,把瑕疵与光泽一并展现,一切都未经雕琢,一切都回归他本来的面目。我领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创造的神话般的都江堰,三峡那翻滚咆哮的长江水;见识了中国华丽的文化瑰宝之地莫高窟与天一阁;拜访了清新婉约的江南小镇,精致幽深的苏州园林......

  无须华丽的辞藻来凸显出文章的深度,听他娓娓道来,感受到那深邃苍凉的历史命运和对中华大地深深地依恋。总是有无尽的柔情,总是有磅礴的气势,总是有使人身临其境的魅力。四壁的文字间可以,可以让我感知到怎样咆哮的狂风在我指尖游走,怎样绵长的细雨带给旅人无尽的乡愁,怎样回旋的流水唱着抑扬有致的曲调。的确,余秋雨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大概,每一次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需要一些历史事件才能得以丰富,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古迹,陈年的石头和木块也才能深深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迹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和人类精神感悟出来。因此,文人也是丰富历史古迹内涵的要素。对此,余秋雨做到了!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引发出人生沧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也许《文化苦旅》就是面前的一杯浓茶,入口时苦涩,但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都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走,不为那终点,只为那已画下的曲线。走,不为能抵达哪,只为已耗下的生命。我愿一直走下去,为了在文化的旅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为了寻找那一切美的本源。

Copyright © 2017-2020 江苏现代职教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jsxdzj.org V9.5.6 © 2011

苏ICP备17041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