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系统入口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教资讯
青岛全力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
2020-08-18 09:36:46      来源:青岛发布
  8月14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鹏照就《青岛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发布,市教育局副局长韩东陪同发布,并回答记者提问。
 
政策赋能,确保职业教育优先发展
 
  逐一研究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45项工作任务,逐项认领、建立台账、挂图作战。按照“一市一策”的原则,组织开展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答辩会”,组织专家对所有区市和学校的建设方案进行点评、质询,提出修改意见。6月底,市政府印发了《青岛市打造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各区(市)、各职业院校同步制定了本区(市)、本学校的实施方案,系统谋划了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构建了完善的职业教育政策保障体系。
 
深度融合,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
 
01

企业办学的重要主体作用逐渐显现

 
  市教育局会同市发改委联合出台了《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方案》,遴选了首批14个产教融合型企业,探索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园区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加快推进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全市有3所高职院校、16所中职学校办学主体为企业,有精酿啤酒创客工坊等9个混合所有制试点单位和试点项目。

02

承担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任务


  研究制定了《青岛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配套文件,全市63个单位、150家行业企业、近3000名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

03

开展国家“1+X”证书试点


  全市12所学校14个专业获批成为国家“1+X”试点,参与试点的学生达2000余人。

 
多元投资,突破职业院校建设短板 
 
  借助高地建设的政策红利,全市职业教育投入呈“井喷”之势。在政府投入方面,投资16亿元的青岛工程职业学院于2019年9月份招生运行。由市、区两级财政投资15.25亿元的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西海岸新区中德应用技术学校已经完成建设,新学期即将招生运行。
 
  在社会融资方面,积极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由四川泛美集团投资5.12亿元的青岛航空科技职业学院已经建成。由大众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5.6亿元的山东文化产业学院迁建工程今年即将投入使用。预计今年我市将有3所新建、迁建的高职院校通过省政府和教育部审批、备案并招生运行。此外,由青岛金昱华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投资4.7亿元的青岛西大技工学校已经建成,将于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由青岛城投姜山产业新城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莱西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新建工程即将开工。
 
服务国家战略

建设四个面向国际的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示范区
 
  一是适应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需要,在西海岸新区建设中德职教合作示范区。以中德生态园管委会为主导,集聚青岛科技大学中德国际合作区、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青岛中德应用技术学校、莱茵科斯特等资源,初步构建起了以中德职教合作为纽带,中职、专科、本科和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相衔接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中德双方先后在青召开了中德职业教育交流大会、“中德职业教育助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前瞻”国际论坛,成立了“中德职教合作示范基地”“中德职业能力发展中心”“中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学院”。

  二是适应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需要,在胶州市建设“上合组织职业教育示范区”。集聚青岛大学、青岛工学院、山东外贸职业学院、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资源,推动职业院校与上合组织国家在人才培养、职业培训、技术研发、职业技能竞赛、输出优质教学资源等方面开展合作。

  三是适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打造平度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示范区。集聚青岛农业大学、平度职教中心、平度技师学院等资源,放大平度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的作用,加快推进平度现代农业职教示范园建设,打造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技术链“四链合一”的生态环境。我市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合作举办的中德“双元制”农业职业教育项目已历经三十余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

  四是适应职业教育国际化需要,推进青岛国际职教城建设。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谋划、顶格推进青岛国际职教城建设工作。今年4月,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青岛国际职教城建设的意见》。青岛国际职教城占地80.8平方公里,按照“管委会+公司”的运作模式,加紧推进建设时序和产业规划工作,项目已于8月11日开工建设。青岛国际职教城将按照“整合、提升、引进、合作、共享、创新”的原则,引进塞尔云、法国布雷斯特高等商学院、国际大学创新联盟、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永久会址等国际组织和国外教育机构,推动园区职业院校与国外高水平学校、企业开展合作共建,通过产教融合、产城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职业教育聚集区、职业技能人才贯通培养示范区、产教融合先行区。
 
重塑体系,推进高中阶段教育联合育人
 
  推动高中阶段学校联合育人,鼓励学生跨校选课、教师跨校执教。推动中考招生由一考定终身向多次选择转变、由学生被动选择向自主需要转变、由按分数线录取向按分数带录取转变、由普职泾渭分明向普职融通转变。

01

研究高中阶段学生分层、分类、分流的相关措施

  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努力学,考本科、考“双一流”大学,这是分层;让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有特色发展的方向,这样同样可以考上一个好的高校,这是分类、因材施教;让文化课学习后劲不足的学生,可以有机会转回到职业学校,参加职教高考,这是分流,体现了真正的以学生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

02

高中阶段学校实行分数带录取

  以往中考后划一条分数线,线上读普高、线下读职高,泾渭分明,一线定终身。我们提出,由分数线改为分数带,开办综合高中、推进普职融通。让分数带内的学生有更加多元化的选择,让学生在选择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

03

积极探索长学制人才培养路径

  优化中职学校布局结构,科学配置职业教育资源,构建了纵向贯通的长学制人才培养体系。我市已形成了中职与本科“3+4”、中高职五年贯通培养等模式,全市12所中职学校设有“3+4”专业点,招生计划占全省的1/4。34所中职设有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2019年有1.9万名中职毕业生升入高校就读,占毕业生总数的70%。

04

开展综合高中和普职融通试点

  在全省率先开展了综合高中试点,城区今年又增加了外事学校和电子学校两所综合高中。目前,全市10所职业学校开设了综合高中实验班,试点规模已达到6000人以上;在13所学校设立了24个普职融通试点班,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模式创新

探索“3+1+2”长学制人才培养新模式
 
  由胶州职教中心与海尔集团牵头开展“3+1+2”海尔终身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所谓“3+1+2”分段培养,是指在3年中职后增加1年企业工作课程,再到高职学习2年。学生在企业工作1年的这段时间,与企业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在高级技工岗位历练。后2年学生将以企业在职员工身份进入高职院校就读,由企业负担全部学费。经过6年长学制职业教育培养,能够大幅度提高人才整体水平,缩短员工企业成长经历,尽早使其成长为企业的助理工程师。

  下一步,我们将把职业教育全方位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对接全省新旧动能转换、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等重大发展战略,深入推进高地建设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

  一是突出服务大局,推进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通过建设智能制造学院、与企业共建工业互联网专业群等方式,助力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

  二是突出高端引领。加强与国内领军型企业的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共建二级学院、共建专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共建技术研发和推广中心等,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是突出融合发展。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技工教育、驻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四是突出国际特色。支持职业院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办分校,建设“鲁班工坊”,为在青“一带一路”相关企业员工开展定制化培训,开展职业教育援外活动。

Copyright © 2017-2020 江苏现代职教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jsxdzj.org V9.5.6 © 2011

苏ICP备17041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