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系统入口
当前位置:首页  >  职教资讯
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生成逻辑与实施路径
2021-07-01 09:52:36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13期
 
  我国职业教育已进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机遇期,正加快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紧扣我国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强调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以期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贯通培养。本质上,它的构建是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推进,即从传统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转换到适应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现代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一、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生成逻辑
 
 
(一)增强新时代区域职业教育适应性是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现实逻辑
 
  1.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是职业教育应对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积极探求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质量和效益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不断由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规模与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全国产业工人近2亿,高技能人才近4800万,占比为24%。与发达国家特别是制造业强国高技能人才30%~40%的占比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面对产业智能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与市场需求匹配度较低,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很突出。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区域技术技能人力资源梯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区域及周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通过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面向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够有效应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挑战。
 
  2.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是对人民群众多元化教育需求的积极呼应
 
  2020年,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GDP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到2035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人们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日趋多层次、多样化。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因材施教,以学习者需求为建设导向,对减少教育投入的盲目性、促进教育公平起到积极作用,致力于为广大学子提供更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机会和条件,成为满足新时代人们多层次多样化职业教育需求的重要路径。
 
  3.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是对国家职业教育部署的积极落实
 
  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国家、省级政策文件先后出台,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作为区域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探索,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职业教育战略规划和部署,体现了区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能动性和精准性,能够促进区域职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落实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政策要求。
 
 
  (二)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类型属性是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内在逻辑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有着广泛需求、具有特定功能的类型教育,是我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的重要手段。它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更是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立足大职业技术教育观,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有效促进了普职融通、中高职衔接,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
 
  1.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是健全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的必然要求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呈现了三大特征:办学格局从一元结构走向跨界的多元结构;社会价值从单一需求走向整合的多重需求;逻辑工具从单维思维走向辩证的多维思维。围绕技艺与匠心兼具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积极树立大职业技术教育观,既要聚焦职业教育各项体制机制的建设完善;更要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与贯通。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是健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的需要,也是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坚定中国特色职业教育道路自信的表现。作为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是在区域内高水平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上开展的创新尝试,充分发掘利用原有重点中专校丰富的办学资源和经验,人才培养贴近生产实际,就业率较高、学生竞争力较强,更符合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用人单位评价:“五年制高职毕业生知识结构比中职毕业生优,操作动手能力比本科生强。”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主动服务区域产业,丰富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特别适宜培养进行复杂技能操作、需要较长学制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
 
  2.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是促进普职融通、中高职衔接的有效路径
 
  只有促进普职融通、中高本贯通,构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才能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学生的多元成才搭建更多成长平台。因此,要根据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系统设计人才培养体系与路径,打通基础教育、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直至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上升通道,推进形成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牢牢把握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坚守服务区域的办学定位,通过分段实施、系统培养等路径,在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过程等方面能够较好地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有效解决中、高职教育脱节问题。与此同时,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对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进行统筹设计,有利于进一步打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的通道,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学生初中毕业后既可以学习满足企业生产要求的专业技术,为顺利就业做好准备,又可以通过“专转本”等渠道,进入本科等更高层次院校继续深造。
 
 
  (三)顺应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是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其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根据时代要求和环境因素主动嵌入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中,更要遵循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而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实例也表明,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绝不是技术技能训练的简单叠加,而应是技术技能综合素养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要遵循知识获得的累积效应、技巧习得的师承效应以及创造力提升的年龄效应等规律。
 
  1.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具有默会性与渐进性
 
  与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专业或课程知识内容的掌握不再以静态学科体系的显性理论知识的复制与再现为主。技术技能作为一种应用型的实操知识,是属于实践性领域的一种默会知识。它常常依附于具体的工作情境,呈现出“表达非逻辑性”“传递非正规性”等特征。高技能本质上是技术技能人才在长期的技能操作过程中由知识、技巧和创造力结合而成的特定能力。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是一个较长时间的递进过程。这就决定了技术技能的学习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情境认知,是动态的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需要一定时间的经验积累。
 
  2.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具有开放性与协同性
 
  职业教育必须以职业需求为先导,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根据市场人才需求设置人才培养目标、改进学校育人机制。通过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工作需要与学习需要、学校教育与企业发展、认知规律与产业需求等多维融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职业学校、行业、企业等多元主体的联动参与。建立并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机制,培育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等,都要通过政校行企多方联动的协同培育才能得到有效推进。
 
  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注重人才培养的德技并修,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与一般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相比,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坚持问题导向,统筹育人资源,能更好地顺应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中的默会性与渐进性,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系统规划、学制较长和学生年龄小等优势。通过对五年技术技能学习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有利于开展专业复合性内容的教学。通过五年长学制长周期培养,开展浸润式的技术技能培育,可有效引导初中起点、年龄较小的学生通过反复训练较好地掌握专业技能。产教融合贯穿于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双主体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通过职业学校与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机构的深度合作,有机整合各类职业教育资源,构建开放立体、多元协同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环境。
 
  二、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
 
 
  (一)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全局站位
 

  科学构建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应顺应新发展理念,明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即适应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要求、适应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适应学习者全面而有个性的终身发展需求。明晰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的四维特征,定位其是实用型、应用型的“工匠”人才,是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创新“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增效。
 
  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政府统筹、适应发展”“系统设计、适合发展”“共建共享、公平发展”三项原则。一是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发挥好政府保基本、促公平作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构建有利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贯通培养体系,有效对接江苏产业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系统设计,着力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一体化设计的贯通培养体系,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三是整体规划布局,建立全省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加强区域合作,统一教学标准,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集约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协调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推进全省职业教育优质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构建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机制
 
  1.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按照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在先进职业教育理论引领下构建治理体系,统筹协调管理区域内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规范办学、提升质量、科学布局,加快推进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实行“小学院、大学校”集约办学模式,建立院务委员会、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专业(学科)协作委员会等共建共享平台,探索“一体两翼三平台”机制,促进形成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治理体系。一体,即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治理主体;两翼,即院务委员会、与各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办学单位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三平台,即教学指导委员会、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专业(学科)协作委员会。以“服务学生成长”为纽带,理顺职业教育多元利益主体关系,发挥各自的价值和功能,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长效治理机制。
 
  2.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提升师资整体素质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根据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任务,合理配置师资力量。健全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师网络式立体化培养体系:基于教师成长时间跨度实施梯级递进教师培养工程,即新入职教师培养工程、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工程、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名师领航工程;基于课程融合按专业发展空间跨度实施素养提升工程,即“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两站”建设(在企业建立教师工作站、在学校建立企业工作站)。促进“双师型”教师个体成长和“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相结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技艺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3.搭建协作共享平台,集聚并优化教育教学资源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设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审议各办学单位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展教学研究、教学专项视导等工作,以专业(学科)为纽带,成立专业(学科)协作委员会,推进五年制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培养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教学研究共同体。针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特点,构建完善的校企家协同育人机制;以专业群为模块,积极推进与企业合作办学,促进“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区域产教融合发展。构建形成以集约聚智、引领发展为主旨的协作交流平台,发挥名师名校领航引领作用,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使平台成为教学研究中心、资源建设中心、教师培养中心、示范辐射中心,积极促进江苏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共建共享。
 
 
  (三)重构课程体系,彰显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优势特色
 

  1.研制省域标准,发挥学制优势
 
  集合省域优质教育资源,研制五年制高职专业目录、专业设置标准、质量建设标准。出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管理规程、教学督导工作意见等系列文件,严格教学组织,执行质量监测和评估方案,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着力培养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依据企业职业面向,发挥长学制优势,依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校企联合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标准,各专业配套开发基本职业素养示范性教学微课,转变“重显性知识传授、轻隐性素养培育”的教学现象。嵌入开设“渐进式”企业岗位专项模块课程和职业体验活动课程,按年级逐步推进专业课程实战化,并有序安排企业体验日、企业见习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提升学生的职业认同、职业信念和职业能力。
 
  2.重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实施
 
  秉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五年长学制的优势,针对五年制学生身心特点,以“德技并修、适合发展”为主线,对课程体系进行有效整合和系统设计,基于“需求侧”理念,关照“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法治道德、工匠精神、劳动教育”五个维度,融合“职业能力、技术能力、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工匠精神”五个需求,优化课程内容供给,构建五年一贯制融合式课程体系,促进学习者能力发展和全面素养提升。同时根据专业分类和课程设置情况,参照国家教学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基于区域产业链、技术链、人才链视角,研判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所应体现的共同准则和普遍依据,开发五年制高职指导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院本教材和精品课程,有效推进区域五年制高职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3.改革评价体系,促进科学发展
 
  根据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特点,研究构建输入性、过程性、结果性质量监控体系,促进全面育人评价体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有效渗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围绕教学诊断与改进,制订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方案、工作体系,按照实证化、信息化、多元化、综合化的要求,促进全面监控和重点评价、基础评价和特色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融合及相互补充,构建服务育人、服务发展的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三、进一步提升五年一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面临的挑战与方向
 
 
  (一)五年一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面对新的时代要求,清醒认识五年一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1.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法律地位的确立
 
  从外部发展环境来看,五年制高职教育法律地位还未得到认可,尚未成为正式学制,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贯制与现实管理过程中的三二分段有时还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同层次不同培养模式竞争带来的能力挑战还广泛存在,“3+3”试点项目的快速发展,对口单招规模的扩张,外省“三二分段”五年制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张,保持领先发展的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发展形势更加严峻;五年制高职教育毕业生上升通道不够通畅,面向五年制高职教育毕业生的“专转本”计划与三年制高职教育毕业生相比,招生院校数量和招生数量与比例还相差甚远。
 
  2.缺少长周期人才培养规律的深入研究
 
  从内部培养过程看,对支撑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理论问题还缺乏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特别是从人才成长规律的角度,对长周期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还不系统,更欠深入;人才总供给水平显著提升,但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还不能有效满足各地创新发展的需求,部分专业的招生规模明显供大于求,结构性短缺问题在一些地方还时有发生;内涵发展已形成初步共识,但工作重心、资源配置、制度机制仍未转换到位,五年制高职教育外延扩张的惯性力量仍然存在,有些地区和学校工作重心还没有完全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资源配置和体制机制还没有体现内涵建设优先的导向。此外,五年制高职教育在业内有影响的特色项目还不够多、基础要素条件不足带来的制约等问题依然存在。
 
 
  (二)进一步提升五年一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方向
 
  1.准确把握时代要求
 
  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贯通培养的重要形式,具有培养周期长、教学效率高、技能训练强、学生职业素养好的独特优势。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准确把握国际国内产业和教育发展基本趋势,准确把握江苏发展阶段性特征和新的任务要求,进一步提升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把握应对国家及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积极探求、人民群众多元化教育需求的积极呼应、国家职业教育部署的积极落实的现实逻辑;二是把握健全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体系的必然要求,探索普职融通、中高职衔接有效路径的内在逻辑;三是把握人才培养具有默会性与渐进性、开放性与协同性的理论逻辑。
 
  2.探索“三合”特色办学模式
 
  五年制高职教育在江苏的实践,尤其是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成立,是江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创新举措。一是通过进一步明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全局站位;二是进一步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构建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协同育人机制;三是通过重构课程体系,彰显五年一贯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优势特色,逐步形成适应需求、建构“适合”教育,整体设计、建构“融合”教育,深化改革、优化“联合”机制,独具江苏特色的五年制高职教育办学模式。
 
  3.系统设计人才培养目标
 
  一是要结合“十四五”规划,系统谋划五年制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进一步理顺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统筹协调“稳”与“变”“增”与“减”“多”与“少”的关系,认真谋划好五年制高职教育下一步发展的路径和方法。
 
  二是要进一步发挥联合优势,在长周期人才培养规律方面集中攻关,围绕五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系统设计与人的发展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与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培养相融通、实践教学体系的整体设计与技术技能培养递进深化相适应等问题,集中智慧和优质资源,形成全力,整体联动,不断取得创新、突破和超越。
 
  三是要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搭建更广阔的交流平台,推动成立全国性的五年制高职教育发展联盟,为五年制高职教育改革发展和学术交流搭建起更加广阔的平台,团结、汇聚全国五年制高职教育同仁,全力奉献于五年制高职教育事业的繁荣、奉献于五年制高职教育体制机制的完善。

Copyright © 2017-2020 江苏现代职教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jsxdzj.org V9.5.6 © 2011

苏ICP备170412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