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系统入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活动
《文城》在那个熟悉的作家身上,窥见令人耳目一新的一面
2021-04-28 14:19:05      来源:市场部
\
 
  深更半夜读完《文城》,一如之前看余华小说看到了各种绝望。为那个混乱不堪的社会的人物命运而感到震撼和触动,看到乱世下各种人物的不幸,也看到了乱世下各种平凡的英雄形象看到兄弟情谊的生死重托,为道义的坚持、悲凉。最后林福祥和小美一生不能相见,生死错过,小美的无力和内疚也许是困顿在那个时代下,她内心在最后偏向林福祥的宽厚和安全感。

  如果.....

  可是没有如果.......

  希望总有个地方叫文城。

  在溪镇人最初的印象里,林祥福是一个身上披戴雪花,头发和胡子遮住脸庞的男人,有着垂柳似的谦卑和田地般的沉默寡言。哪怕后来成了万亩荡和木器社的主人,他身上的谦卑和沉默依旧没有变。他的过去和一座谜一样的城联系在了一起,没人知道他为什么要找一个不存在的地方。他原本不属于这里,他的家乡在遥远的北方。为了一个承诺他将自己连根拔起,漂泊至此。往后的日子,他见识过温暖赤诚的心,也见识过冰冷无情的血。最终他徒劳无获,但许多人的牵挂和眼泪都留在了他身上。

  义的另外一面是情,并不是相对相反,而是彼此成就。《文城》的故事是以情开始,如果故事不是发生在中国北方的农村,那么你多半能看出这句话: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是想娶一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主人公林祥福带着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女婴,背着全副家当,一路风尘仆仆从黄河北岸来到江南,只是为了来找寻他失踪的太太。他唯一的线索是知道太太的家乡在文城,那里出门都要乘船;他唯一的依仗是他爱着他的太太,他相信曾经的一纸婚书。这是人们喜欢的故事,传奇都这样开始,寻常人做出了非常之事。

  作者像是一个神父,从容不迫,带你略过每个人的一生。乱世之中,同类小说中容易雷同的叙事都被浮光掠影,人生关键处的几个抉择又生动细致,戏剧描写的分寸恰到好处。余华老师写出了每个人对宿命的抗争,抗争之后的坦然。书中每个人都曾经丢失过信仰,但他们又都找了回来,哪怕像小美,阿强,林祥福……那样,为之舍命。 合上书本,不止主角小美,阿强,林祥福,配角林百家,顾益民,陈永良,翠萍,和尚等人物也会让人记住。配角不是功能性的出现,他们都是乱世下活生生的平等的个体,也是我们每个人。

  “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余华曾这样说,“我的每一次写作都让我回到南方。我现在叙述里的小镇已经是一个抽象的南方小镇了,是一个心理的暗示,也是一个想象的归宿。”而在《文城》中,余华不仅书写熟悉与亲切的南方小镇,还描绘种着高粱玉米的黄河北边,在作品中展现了更广阔的地理图景。《文城》也将见证一个我们曾熟悉的余华的回归——那个采用底层视角、关注普通人“活着”的壮美故事、将历史和时代真正融入人物生活的余华,他是一位忠实的叙述者,也是一位耐心的聆听者。

  这样的余华有着独特的文学力量,能够令自身经历截然不同的读者,与他的文字产生情感上的相通与共鸣。正如他所说,“我们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作家那里,读到自己的感受,甚至是自己的生活。假如文学中真的存在某些神秘的力量,我想可能就是这些。”

  至于说文城这个概念,在小说里也变成一种可有可无的东西。一个男人,找寻他永远找不到的一个城市,其实和这本小说关系并不大。如果看过这本书就知道,关于这点找寻的意义在小说正文里几乎是不存在的。命运无来由地给主人公送来一位妻子,又无来由地让她消失,他从黄河北岸找到江南小镇,无来由地在那里停留下来,最后无来由地死去,其实这样也就够了。

  青烟一样的命运,青烟一样的命运般给予和夺取,以及青烟一样命运里的永远看不清,这才是文城存在的必要吧!

Copyright © 2017-2020 江苏现代职教图书发行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jsxdzj.org V9.5.6 © 2011

苏ICP备17041237号-1